●记者 郭玲
盛夏的早晨,刚过7点就已有了蒸腾的暑气。档案馆门口,工作人员刚刚送走最新一批毕业生档案,望着远去的车子长舒一口气。
加班加点为毕业生安全及时转出档案,是每年6月底至7月中旬档案馆最重要的“规定动作”,尽管操作起来已轻车熟路,但所有人都不敢有丝毫松懈,他们深知,这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入职、起薪等切身利益。这个夏天,又将有3000多份毕业生档案,经过严谨的流程,从清华园寄至全国各地。与以往不同的是,当档案寄出后,毕业生会收到短信提示,并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档案是否顺利寄出。

档案馆工作人员送走毕业生档案
发送短信提示档案寄出,是档案馆服务师生、改进业务流程与工作作风的举措之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针对师生人事档案的利用需求,档案馆制定了“人事档案流程优化与作风改进阶段性措施”共63条,覆盖建档、归档、查阅、借阅、复印、转档、审核、档案整理、信息化工作、库房、队伍建设、沟通机制等方方面面。其中,将毕业生用人单位每日查档时段从四个增加至六个,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时间选择,同时实现分时错峰查阅;开具档案证明时写明办公电话和联系人,方便后期核实信息;转档当天向毕业生发送短信,并将信息上传系统和查询页面等,都获得了师生好评。

抽取毕业生档案拟转出
档案馆集中保管着全校师生的6万余卷人事档案,每年为师生和校内外单位提供各项服务6万余卷。负责人事档案的7名工作人员均为党员,面对大量琐碎工作,他们佩戴党员徽章主动“亮身份”,积极征求师生意见,努力让人事档案服务从“能办”变得“好办”。
“提前转走、修改地址、单位自取……几千名毕业生都急着把档案转走,他们的需求也各有不同,档案馆电话热度十足,但我们要用行动,用态度,让同学们感到事情可以办,问题能解决。”工作日记中,一名工作人员写道。这也是岗位上每个人的心声。
编辑:贠尔茹
审核:刘蔚如 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