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学院 聂冰冰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深刻感受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必须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坚定理想信念是原则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不允许含糊、退让、变通,它是“非黑即白”的原则问题。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学生塑魂育人的重要使命,若自身信念动摇,就难以起到立德树人、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在工作中应当更加注重从思想深处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真正做到心中有尺、言行有度。
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理想信念的学习、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尤其是在面对日常工作的压力、诱惑和复杂环境时,更需要不断补“钙”、防腐防变,持续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贯穿于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自觉强化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做到知敬畏、守底线。
具备风险意识与系统思维。当今时代变局加速,教育系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如何防范廉洁风险、强化作风保障,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感到,面对新变化、新环境要有风险意识和系统思维,善于从日常小事中发现问题苗头,从身边案例中吸取深刻教训。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未雨绸缪、关口前移的原则,遇事多问一句“是不是合规”,多想一想“是否可能被误解”,努力做到制度先行、责任到人、防患于未然。
强化制度约束与自我约束。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汽车安全,深刻知道安全无小事。行为的安全也是一样的。廉洁自律要依靠自身的“铠甲”,也要构筑外部监督的“城墙”:一方面要有来自于内的深刻的自我警醒,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制度建设等方式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通过参加学校的巡视工作,我深感制度是最好的长效机制,并基于这一认识,积极推动了所在院系在学生管理和经费使用方面的制度规范建设。
新时代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有“经师”的学识传授能力,也要有“人师”的道德示范作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行为准则,也是价值引领。未来,我会将其转化为教学科研的具体实践,在课堂中融入法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利益观。在科研中,坚决摒弃浮躁之风,严谨治学、诚实守信,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风清气正的学术品格。通过身教与言教的结合,潜移默化将作风建设理念传递给学生,也在实际岗位上锤炼党性、坚定信念,以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教书育人岗位上矢志守好初心、努力作出贡献。
(清华新闻网7月10日电)
编辑:李华山
审核:刘蔚如 林萍 郭玲